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您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从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那么优秀的课程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第1部分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危险的,并知道如何远离它。
2、积累安全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判断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安全Flash、图片、记录表格
活动流程
1.讨论介绍:
师:什么是运动安全?
2. 播放安全快闪并讨论:户外活动应注意哪些运动安全?
(1)户外活动时,让孩子及时知道什么是危险,学会如何远离危险:比如跑步时要学会躲闪,否则互相碰撞时很容易陷入危险。 。活动中,如发现鞋带松脱,应时常系紧。
(2)户外活动时,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的安全,避免发生砸伤、坠落等事故。
(3)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应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对于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孩子,老师与孩子的距离不要超过2米。对于特别调皮、好动的孩子,老师要特别关注并及时干预。一个潜在危险的举动。
(4)户外活动以组织集体游戏为主。注意动与静的交替。教师不仅要参与其中,更要关注每个人。应经常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避免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和其他意外。
3.要求孩子进行正确的户外运动练习。
4、班主任应教导幼儿正确玩各种玩具的方法,避免因玩法不当而造成事故。并请孩子们上来示范正确的方法。如果孩子操作不当,老师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
活动结束
1. 评价
2. 总结
活动反思
这个课主要是为了学生在校的体育安全而设计的,因为体育课是学生事故的“多发区”。本课对学生在以后的运动和课程中应注意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还不够 唯一的问题是不够有趣。今后我会继续完善它。头部、脊柱或大脑受伤。
小百科:体育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能并受一套规则或习惯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物体是不动的,也没有运动可以离开物体。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第2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了解如何遵守运动注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行运动。
3.要知道运动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避免伤害其他孩子。
4、强化儿童安全意识。
5、培养孩子的反应敏捷性和动作的控制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儿童读物。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幼儿做准备活动的图片。
教师展示活动挂图并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图上的孩子在做什么? (2)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
2、引导孩子讨论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重点引导孩子讨论运动后的放松练习。
3、引导孩子阅读儿童读物,重点观察发生的事情。
4、引导孩子讨论各项运动中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第3部分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大型玩具时必须按规定玩耍,在滑梯上滑行时不要进行向后滑行、向后攀爬等危险动作。
2、懂得在游戏过程中如何照顾同伴,能够及时指出或告知成年同伴的危险行为。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幻灯片上的故事”。
活动建议:
1. 教师依次展示《滑梯上的故事》的图(2)、(4)、(6),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猜测小猫、猴子、小猪受伤的原因。他们的生活经历。
问:这些小动物怎么了?哪里受伤了?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受伤呢?
2、引导孩子了解小动物受伤的原因。
(1)播放《滑梯上的故事》的全部图片,讨论小动物受伤的真正原因。
小组旁白:看看并说说小动物受伤的原因。
(2)集体交流:小动物受伤的原因。
(3)总结:滑滑梯时如果不握住扶手,就会摔倒受伤;如果向后滑动滑梯,很容易受伤;如果你向后爬滑梯,你会被同伴伤害。
3、教师和孩子讨论玩大型玩具,特别是滑梯时应遵循的安全规则:你通常怎么玩滑梯?为了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你的小朋友有哪些危险的行为?当你发现其他孩子在做危险的事情时你该怎么办?
4、教师按照安全规定带领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
活动延伸:
1、引导孩子阅读《童书》第44-46页《滑梯上的故事》,让他们说说滑滑梯的正确方式以及有哪些危险方式。
2、家长带领孩子玩大型玩具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第4部分
活动意向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孩子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缺乏规则意识,在活动中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保护自己和同伴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经常绊倒、跌倒。碰撞等现象可能会导致事故。本活动旨在教育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关心他人、遵守活动规则、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目标
1、掌握扶、撑、躲等自我保护方法。
2、户外活动时懂得关心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行分享你的经验。
4、测试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命的多样性和特征。
活动准备
1.平衡木、沙袋、垫子。
2、《小猴子学技能》教学资源图片。
活动流程
1、引导孩子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教学资源《小猴子学技能》图片,老师讲故事。
组织幼儿发言:小猴子为什么要学习技能?小猴子学会了什么本领?这些小猴子能提供什么帮助呢?
2、引导孩子学会扶、撑、躲等自我保护方法。
(1)组织幼儿学习扶、撑、躲等动作。
问:我们活动时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哪些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项保护自己的技能。
教师重点示范:当孩子站不稳时,可以用手扶住墙壁或扶手,保持身体平衡。做支撑动作时,手指向前,双臂微屈,双臂用力,手掌撑地,保护头部。学习躲藏时,老师用沙袋让孩子练习躲避,掌握要领。
(2)引导孩子讨论: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些技能?
总结: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尤其是上楼梯、滑滑梯时,一定要用手握住扶手;如果站不稳或即将摔倒,必须迅速用双手支撑身体,以保护头部不接触地面。 。
3、练习支撑、支撑、隐藏等自我保护方法。
(1)在独木桥上散步。
将平衡木放置在离李强较近的地方,组织幼儿一一跟随,并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2) 看看你会做什么。
孩子们聚集在垫子周围,老师让孩子们靠向垫子。当他们快要摔倒的时候,赶紧把手放在垫子上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3)看谁反应快。
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选出几个孩子站在圈的中心。圈内的孩子拿着沙袋,依次扔给圈中心的孩子,看谁能快速避开扔出的沙袋。
活动延伸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童书《小猴子学技能》,并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学到的技能。
教学反思:
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轻伤在所难免,所以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沉浸在故事中,听得非常专注。我知道哪些事情以后不能碰,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必须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场景,孩子可以准确判断是非,增强安全感。事实上,这也提醒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孩子的安全。
大班安全教案《运动安全》第5部分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遵守活动规则、远离不安全因素的意识。
2、查找教室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贴上标志,提醒同伴。
教学准备:
1. 孩子们户外活动的照片
2. 红色标记
活动流程:
1.展示孩子户外活动的照片
问题:图中是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可能会发生什么?
那么您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呢? (引导孩子大胆沟通)
2.寻找课堂不安全因素
①老师:刚才我们在看孩子在户外活动时不安全的事情。其实,我们的教室、午睡室、卫生间都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比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等,装满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孩子们结伴在教室里寻找位置是不安全的。
③发现不安全地点后,在不安全地点贴上红色警示标志,提醒儿童注意。
3、总结:刚才,孩子们发现了很多不安全的地方,并在上面做了红色标记。下次孩子们看到这些红色标记时,要多注意安全,好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hsjz.com/html/tiyuwenda/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