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刚刚,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夺得金牌!实现了自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以来中国短道速滑屡获金牌的壮举!
刚刚结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
图/视觉中国
如果你仔细听王蒙幽默的讲解和每个团队成员的采访,你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的身份:
东北人
没错,本次参加混合团体接力赛的六名运动员全部来自东北。不仅是短道速滑,大多数参加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的共同家乡都是东北地区。
当然,历届冬奥会上中国获得的奖牌和金牌大部分都是东北地区的运动员获得的。
2002年,黑龙江人杨洋获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比赛冠军。
实现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20年后,杨洋作为火炬手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图/视觉中国
冰天雪地,孕育了中国冬奥的辉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六名护旗手中有五名来自东北。
图/视觉中国
东北冰雪运动为何如此火爆?
冬奥冠军的故乡,东北有多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北运动员几乎支持了我国的整个冬奥会。
中国队进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其中旗手之一高廷玉来自黑龙江,是一名中国速滑运动员。
图/视觉中国
最近两届北京冬奥会,即2014年和2018年,来自东北的运动员占中国运动员总数的87%。其他地区——华北、西北和华东——占据了剩下的13%。
中国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家乡分布示意图。
图/孙露;制图/吴九阳
毫无疑问,操着东北口音的他们一直“统治”着中国冬奥奖牌榜。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例。中国队获得的1金6银2铜中,东北运动员贡献了1金4银2铜。
历届冬奥会中国冠军分布示意图。
图/孙露;制图/吴九阳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护送奥运会旗进入赛场的6名“体坛老将”中,有5人来自中国东北。而那些我们熟悉的冠军,比如首届金牌获得者杨洋、“大魔王”王蒙、“花样滑冰情侣”赵宏博和申雪、以及今年短道速滑队队长武大靖,都是货真价实的“东北“银”。
第十二届冬运会开幕式上,申雪、赵宏博表演花样滑冰。
图/视觉中国
这么说吧,截至2018年平昌冬奥会,历届中国冬奥会冠军都是来自中国东北的运动员。只有一个人,出生于江苏省徐州沛县的韩晓鹏也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与另外五名东北运动员一起护送奥林匹克会旗进入会场。他曾在沉阳体育学院训练,是黑龙江省注册运动员,所以他也算是半个东北人。
韩晓鹏,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男子空中技巧比赛冠军;
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冬奥会雪上运动冠军。
图/视觉中国
因此,“东北味”一直是中国冬奥军团最引人注目的标签。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人首次参加冬奥会时,“东北老秋裤”成功吸引了外国人的关注;如今,东北话已经成为冬奥会上网红的口音——“给他一个就完事了”。 “没关系”“他太猛了,一般人控制不了他”……东北这片土地一直与中国冬奥会息息相关。
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入场式上,中国代表团首次亮相。
图/视觉中国
这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冰雪运动的地区。我们来看看这个“第一”:
我国第一个滑雪场
1932年,黑龙江哈尔滨;
首届全国滑雪展大会
1951年,吉林;
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
1953年,黑龙江哈尔滨;
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1959年,吉林市(滑雪)、哈尔滨(滑冰);
我国第一位冬季运动世界冠军
1963年,罗志寰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
我国首个商业滑雪场
1996年,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
��向左滑动
长春人叶乔波在1992年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银牌。
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冬奥会奖牌。
图/视觉中国
这里也是我国冬季赛事举办最频繁、最密集的地区。不说国际邀请赛、世锦赛、锦标赛,就说全国冬运会——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从1959年第一届到2012年第十二届,均在中国东北举办。地区性举行。
第一至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场馆示意图。
制图/吴九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冰雪运动的实力代表了整个中国冰雪运动的实力。那么,分别来看,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东北省份,哪一个最强呢?
黑姬辽,东方三省大展身手!
东北三省各有各的冰雪特色。黑龙江是“冠军摇篮”,冰雪运动名列前茅;吉林,被上天眷顾的“冰雪之乡”,冰雪优势得天独厚;而“辽宁第一大国”辽宁,冰雪花样繁多,令人大开眼界。
黑龙江:冬奥领跑者,鹤立鸡群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冬奥会“冠军摇篮”。
2006年都灵冬奥会女子500m短道速滑决赛,
王蒙获得金牌并举国旗庆祝。
图/视觉中国
如前所述,中国冬奥奖牌大部分来自东北地区。更具体地说,就是东北三省中的黑龙江。截至2018年,我国获得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8枚属于黑龙江培养输送的运动员;短道速滑接力赛还获得1枚金牌。球队主力王蒙也来自黑龙江。
除去冠军之外,黑龙江是历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人数最多的。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领衔短道速滑比赛。
图/视觉中国
黑龙江为何能成为“冠军摇篮”?
因为这里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地方,是我国参加冰雪运动人数最多的地方,也是我国滑雪场数量最多的地方。
哈尔滨万达城冰壶广场从上往下看就像一块冰壶石。
图/视觉中国
黑龙江是全国第一个完成冬季运动布局的省份,覆盖冬奥会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面持续为中国冬季运动输送优秀运动员;黑龙江也实现了常年冰雪畅通,即使是夏季也是如此。哈尔滨室内滑雪场也有数千人滑雪。
黑龙江室内滑雪场。
图/视觉中国
黑龙江的冰雪项目虽然很强,但还是有重点的。速度滑冰和冰球等冰上运动项目明显多于滑雪项目,滑冰学校也远多于滑雪学校。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孩子们在滑冰馆里进行花样滑冰训练。
图/视觉中国
雪上的激情与美丽,更多属于吉林。
吉林:冰雪之乡、滑雪天堂
吉林地势东高西低,地势丰富。这里的雾凇美得就像在千里之外都能看到。同样,这里的白雪也特别受到上天的眷顾。
中国最美的雾凇在吉林。
摄影/陈哲
长白山积雪期长达4个月以上,国内仅可与大兴安岭和新疆阿尔泰山相媲美。此外,国内垂直落差超过300m的滑雪场仅有19个,其中吉林省有4个,多于黑龙江、辽宁两省。长白山滑雪场垂直落差高达950m,居全国第一。
长白山西坡的滑雪场看上去就像一幅水墨画。
图/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长白山还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如此优良的雪质,难怪被滑雪爱好者视为“滑雪天堂”。
它斜倚长白山以东,位于三河交汇处的长白山鲁能度假区滑雪场内。
图/视觉中国
除了长白山滑雪场,吉林还有其他几个著名的滑雪场,各有千秋——
松花湖滑雪场是国内唯一雪道面积超过100公顷的滑雪场;北大壶滑雪场是中国唯一具备举办亚运会标准的滑雪场。
松花湖滑雪场位于大青山北麓、松花湖畔。
可容纳8000人同时滑雪。
图/视觉中国
有了这样的天然优势,吉林的雪上运动出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1957年,第一届全国滑雪比赛在吉林举行;中国第一位滑雪冠军单兆健出生于吉林通化。
辽宁:中国“文化体育专员”
辽宁,我国体坛的“老大哥”,是夏季奥运会冠军最多的省份。即使冬奥会+夏奥会合并起来,辽宁也是奥运冠军最多的省份。
沉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师生训练。
图/视觉中国
但由于辽宁纬度较低,冰雪项目的天然优势不如黑龙江、吉尔吉斯斯坦。尽管如此,辽宁的体育人才依然为中国冰雪运动增添了一丝光彩。
中国滑雪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是来自辽宁鞍山的郭丹丹;而中国首个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奖牌获得者是来自辽宁本溪的徐楠楠。中国冰雪运动第一枚金牌得主韩晓鹏长期在沉阳体育学院训练。
辽宁人徐楠楠获得了中国首枚冬奥会雪上奖牌。
图/视觉中国
此外,辽宁冰雪运动有着独特的发展路径。
例如,辽宁拥有非常丰富、优质的地热温泉资源,比黑龙江、吉林更有优势。因此,鞍山、本溪、大连等地开发了“冰与火”温泉滑雪场,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冰雪运动。同时,您还可以感受到温泉带来的享受和舒适。
在辽宁,滑雪常常与温泉体验结合在一起。
图/视觉中国
再比如,靠近大海的大连,拥有全国唯一的海景滑雪场;营口的海鲜、果蔬也能为冰雪运动带来独特的体验。
冰雪运动,东北为何这么好?
东北冰雪运动之所以如此强大,一是因为这里的地理气候条件,一是寒冷。
黑龙江大兴安岭河流结冰。
图/视觉中国
更不用说国内了,东北地区也是全球同纬度最冷的地区。原因是一方面靠近海洋中的千岛寒流,另一方面东北平原对冬季风的抵抗力较小。而且大兴安岭等几座主要山脉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对气流有分流作用。
大兴安岭的走向对西伯利亚寒流有分流作用。
图/视觉中国
因此,东北地区是我国冰雪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三大稳定雪区之一。从南到北,积雪时间依次增加,积雪期可达近200天。
2000-2020年中国积雪面积变化示意图。
深绿色是雪区。
制图/孙露
由于自然原因,东北地区自然是我国最早发展冰雪运动的地区。早在现代冰雪运动传入东北之前,这里就可以看到许多在冰雪上驰骋的身影。
��向左滑动
图1:冬季,哈尔滨大剧院湿地结冰厚达半米,成为天然溜冰场;
图2:人们在结冰的松花江上滑雪;
图3:风筝滑雪者在松花江雪原上疾驰,时速可达100公里。
图/视觉中国
有时是为了生计。比如,首届全国滑雪冠军单兆健,在家乡吉林通化,冬天要拉着爬犁上山砍柴,就离不开一双“脚滑梯”。 “一块木板,比脚稍长,底部装有两根粗铁丝。”这是最原始的滑雪板。
一到冬天,东北人就有丰富的冰上活动。
图/视觉中国
有时也是为了娱乐,如满族人的玩冰、雪地行走,也叫冰上行走,与“白冰上行走”谐音,意思是在雪地里打滚可以“摆脱束缚”。运气不好”;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有滑雪、雪橇等冰雪娱乐活动。
另一个不常被提及的原因是,东北地区的冰雪运动教育萌芽较早。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孩子们在训练基地进行花样滑冰训练。
图/视觉中国
东北地区有众多的体校和教练员,为发现优秀运动员提供了完美的途径。比如,杨洋最初就受到家乡体校教练的重视。后来,他进入七台河市业余体校,再进入哈尔滨市体校。后来,他因为出色的表现入选国家队,并一步步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七台河“冬奥冠军之乡”荣誉的背后,有一代又一代教练员的辛勤耕耘、坚持和传承。例如,赵小兵教练执教30多年,培养了200多名优秀运动员。
图1,七台河正在接受训练的孩子们,
图2,孩子们在户外滑冰。
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教育方面,吉林的北华大学、通化师范大学先后建立了冰雪学院。截至2020年,黑龙江省共有2824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占学校总数的87.1%。滑冰被列为黑龙江省中考体育项目之一。
此外,与游泳、跑步等普通传统运动相比,冰雪运动更具危险性和竞技性,对装备的要求也更高。也就是说,如今的冰雪运动也是一场科技实力的较量。对此,东北地区已经做好了准备。
短道速滑非常危险,对装备要求较高。
制图/吴九阳
最初,在装备和训练条件都不发达的情况下,运动员训练都是“艰难取胜”——没有冰场,就自己倒冰;没有冰场,就自己倒冰;没有冰场,就自己倒冰;没有冰场,就自己倒冰;没有冰场,就自己倒冰。如果没有雪道平整机,他们就使用滑雪板;如果没有索道,就扛在肩上。如今,东北新一代冰雪运动员拥有了可以常年训练的人工冰场。
哈尔滨是一个室内溜冰场,一年四季都可以训练。
图/视觉中国
东北的体校和科研院所也在悄悄帮助运动员精准改进技术动作,提高竞技能力,提高训练效率和质量。
六自由度平台+VR打造的训练场助力科技冬奥。
图/北体育传媒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冰雪运动科学实验室承担“科技冬奥”三项重点研发项目和任务,为冰雪项目科学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参与开发的高端速度滑冰鞋等项目,也是我国冰雪运动的“技术责任”。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虽然不会在中国东北举办,但这里是中国冬奥会当之无愧的“大本营”。在全国观众为冠军欢呼的同时,他们的家乡,冰天雪地的东北,也因他们而红极一时。
将水溅入冰中。
天很冷,但我的心却在燃烧!
图/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yhsjz.com/html/tiyuwenda/9350.html